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报道>详细内容

扩容提质谋发展 逐梦“三甲”启新程——我院新院区今日正式启用

发布时间:2024/07/03 点击数: 【字体:

7月3日,值我院新院启用之际,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整版报道我院办院至今的历史进程。新医院、新起点、新征程!我院将全力以赴为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640.webp


      千帆竞发东风劲,正是扬帆远航时。在吴川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吴川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已完善相关医疗配套设施建设,并于今日起正式对外开诊。

      这是吴川市人民医院发展历程中的重大时刻,一代又一代吴医人的梦想得到实现。新院的启用,将极大改善就医环境,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惠及吴川及周边地区数百万群众。

      吴川市人民医院的前身是梅菉市立民办医院,曾先后更名为“梅茂人民卫生院”“梅茂县人民政府卫生院”“吴川县卫生院”“吴川县人民医院”。1958年,由于吴川、化州合并,医院改名为“化州县梅菉人民医院”,又于1959年改名为“化州县第二人民医院”。1961年,化州、吴川分治,医院改名为“吴川县第一人民医院”,次年改名为“吴川县人民医院”。1994年5月吴川撤县建市,同年医院改名为“吴川市人民医院”,该名字沿用至今。

      历尽沧桑,铸就辉煌。吴川市人民医院多次更名,几次迁址,从最初的仅有几个科室数名医护人员发展到如今有着40多个专科科室、1700多名职工的国家公立三级综合医院,在历史跨越间,凝聚着数代“吴医人”的开拓进取、不懈奋斗。

      展望未来,信心满怀。吴川市人民医院将继续策马扬鞭,聚力朝着创“全国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目标迈进,努力把医院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省内一流、区域标杆”的县域龙头医院。


      提质扩容 争创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蓝天白云,草木青翠。走进吴川市人民医院新院,优美洁净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一座座崭新的医院大楼错落有致,大楼内部宽大、便捷的设计和布局将给患者带来更好的就诊体验。新院门前是平坦宽敞的双向6车道道路,交通便利,将改变以往因医院人流密集、来往车辆较多而引起交通堵塞的窘境。

      吴川市人民医院创建于1950年,是吴川唯一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综合医院,先后荣膺“广东省文明医院”“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及湛江市巾帼文明示范岗”“湛江市文明单位”“湛江市示范医院”“爱婴医院”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吴川市人民医院积极实施“医德立院,质量建院,科技兴院,人才强院”的治院方针,抓住县级综合医院改革、县域医共体建设和“强基层”政策机遇,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强化学科建设和医院内涵管理,努力打造区域中心医疗品牌,医院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该院临床一线病区从2012年13个增至目前29个,湛江市重点专科1个,临床医技专科43个,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时下,总投资11.87亿元的吴川市人民医院新院正式投用。这家位于吴川市海滨街道滨江南路的新院,占地160亩、总建筑面积达20.89万平方米,按照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标准建设。建设内容包括门诊楼、急救(急诊)中心、康复中心、科教行政楼、妇幼中心、医技楼、综合住院楼、感染楼和发热门诊楼以及相关的医疗设备、预防保健、科研、教学、健康体检、医养结合等配套设施。该院设置床位1500张,预计日门诊量6000人次,为守护人民身体健康挑起更大的使命重担。


      汇智聚力 上下同心争光载誉


      凝心聚力,踔厉奋发。近年来,吴川市人民医院党委聚焦管理体系改革创新,通过完善《一岗双责制度》《“三重一大”事项领导集体决策制度》等共33项制度,切实规范医院权力运行监督,提升医院履职履责能力,全院干部职工呈现出积极向上的精气神,优化服务、提升技能成为共同的行动自觉。

      该院党委从完善制度、强化培训、严格督导考核等方面着手,鼓励干部职工立足岗位比技能,促医院树品牌,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风气,每年的护理大赛成为医院的品牌活动。医院党委还十分重视开展行业作风、医德医风培训教育,推动医德医风向好发展,并通过常态化纪律巡查,对全院各岗位进行纪律巡查和对服务态度、形象仪表及医德医风问题进行实时监测,对有效投诉的责令当事科室进行整改落实,对群众做到事事有回应,获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

      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医疗管理能力,满足群众所需所盼,吴川市人民医院还建立了由委员会—职能科室—一线科室医疗质量工作小组组成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变被动应对问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管理模式,将管理关口前移。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2018年,吴川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被评为全国7家基层医院“STEP患教”优秀示范单位之一;2022年,该院再次挺进全国县级医院200强榜单,全国排名第118位;成为湛江市同级医院首批获得省级“防治卒中中心”授牌的医院;入选全国县域慢病管理中心建设单位……多年来,吴川市人民医院上下同心,强实践提技能,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各项活动,创院以来,风雨兼程,步履铿锵,斩获了无数荣耀,在时代大考中交出了优异答卷。

      未来,医院党委将继续优化管理体系,提升医院文化软实力,凝聚力量奋发有为,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干事热情,组织党员志愿者持续开展爱心义诊、专家下乡、医疗援助、送医送药、健康讲座等系列大型公益活动;开展一系列特色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打造“职工互助型”“患者友好型”“文艺雅致型”等志愿服务团队,推动更多惠民利民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汇聚力量推动医院各项工作争先创优。


      慢病防治不“慢” 医共体让群众“小病不出镇”


      匠心医疗,铸就典范。近年来,吴川市人民医院投入一批批先进设备,挂号、缴费、查询报告等都实现了智能化。尤其是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紧密型医共体,通过信息化智慧医院建设,将全市各个医疗机构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检查结果互查,让患者就医更便捷。

      作为县域医疗龙头单位,吴川市人民医院强化责任担当,十分注重基层卫生院帮扶力度,积极探索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和医疗工作重点双下沉。

      目前,吴川市人民医院已与全市所有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医共体关系,为7家医院提供了技术支援。通过加强基层医院信息管理和医疗监管,不同程度加强对医技设备、药品等配置及投入,帮助基层卫生院持续增强医疗能力。

      提升基层能力,医共体建设立竿见影。据悉,吴川市人民医院先后成立远程心电诊断中心、远程超声诊断中心,现已连接了6家街镇卫生院,利用远程设备提高基层分院的疾病诊断能力,并常态化派出专家教授到6间联合病房联合门诊坐诊,让群众实现“小病不出镇”。

      潜心耕耘,终结硕果。当前,吴川市人民医院医共体建设进展明显,连续3年在湛江市级组织的医共体建设绩效评价考核中排名第一,上榜全国2021年度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优秀实践案例,并荣获中国县域医共体网举办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乡镇复兴、科室发展与新业务开拓典型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一等奖,荣获2018—2022推动中国县域医共体前行的力量“十佳新锐医共体”荣誉称号。

      2020年,吴川市人民医院还成立了“吴川市医共体慢病管理中心”,通过“5G互联网+物联网+慢病管理”的创新模式,实行“联合病房和联合门诊”制度,开展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试点。慢病管理中心积极与医共体各分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摸索出慢病管理新模式,取得明显成效。

      2023年3月,吴川市人民医院慢病管理中心入选国家级县域慢病管理中心建设项目典型案例;同年8月正式通过国家慢病项目组的评审认证,成为2023年第一批通过认证的单位;同年12月9日至10日,第四届中国慢病管理+高峰论坛暨2023“健康中国·健康县域”中国县域健康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吴川市人民医院获授“县域慢病管理中心”牌匾,是2023年广东省唯一一家通过该项资质认证的县域慢病管理建设单位。


      技术人才加码 专科设置日趋完善


      深耕细研,勇攀高峰。一直以来,吴川市人民医院通过加强以人才、技术、专科为核心的能力建设,实现医院综合能力提升,专科设置日趋完善,医疗救治能力不断增强。

      在专科设置方面,为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医院神经外科一区和神经外科二区成功独立分科,建设神经外科重症病区,大大提高了神经外科的危重病人抢救率;胸痛中心顺利通过了广东省胸痛中心(基层版)的认证,成为湛江地区首家通过广东省胸痛中心认证的二级县级医院;内分泌科正式挂牌“广东省糖尿病足病专科联盟”,为建立糖尿病教育基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技术突破方面,医院捷报频传,特别是内科、外科以及医技科室新技术、新业务拓展层出不穷。目前,吴川市人民医院已开展的心脏介入、ICU综合救治技术、脐静脉置管术、脊柱内固定手术、微创腰椎孔镜技术、髋膝关节镜手术、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腹腔镜胃/直肠癌/结肠癌根治术、脾脏介入栓塞术、房颤射频消融术等新技术均已达到三甲医院技术水平。

      同时,吴川市人民医院不断完善区域中心体系,逐步建立胸痛中心、慢病管理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影像中心、检验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远程心电诊断中心、远程超声诊断中心、肿瘤综合防治中心、病理中心、中医治未病中心等16个医疗中心。而国家眼底疾病早筛项目“光明中心”也早已落户该医院,成为粤西地区荣获此授牌的首家医院。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一直以来,医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支持职工带薪脱产进修。现有职工174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478人,高级职称215人,硕士研究生15人,省级专科护士37人,省级教育护士6人。

      医院将一批又一批的职工送到广州、深圳等医疗较为发达的一线城市学习,同时又积极引进全国各地三甲医院的专家教授到吴川做技术指导和坐诊,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效。例如,该院定期或不定期聘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情感障碍科主任、主任医师林康广,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天旺,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原院长、主任中医师蔡柏,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内科中心原副主任、主任医师莫凡等大批权威专家、学科带头人来院坐诊、开展查房和手术带教等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大医院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近年来,南方医院、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倾力对吴川市人民医院开展“组团式”紧密型医疗帮扶,并派出多批专家团队进驻该院相关临床、医技科室开展坐诊、手术带教、查房和办学术讲座等活动,使该院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如虎添翼。例如,儿科引入奥马珠单抗治疗中毒过敏性鼻炎伴哮喘,成为湛江地区首例通过利用奥马珠单抗药物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的病例;儿童生长发育激素激发实验顺利开展2例实验,积极推动儿童保健的规范化发展;普通外科肝胆专科诊疗技术水平有效提高,顺利完成“腹腔镜腹腔粘连松解+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整形狭窄+T管引流”手术等多例高难度手术;内分泌科与南方医院专家团队进行视频连线,开展糖尿病足MDT会诊,提高专科诊断能力……近年来,得益于帮扶团队的人才帮扶,医院专科技术发展实现新的飞跃。


640.webp


      聚焦改善民生 多举措提升群众幸福感


      医者仁心,为民担当。一直以来,吴川市人民医院把聚焦“为民办实事”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去年以来,医院大力开展“基层健康服务”。目前医院13个党支部已分片“承包”全市15个镇(街)、196个村(居)委会,每名党员在每个村(居)建立微信群,为群众提供咨询、宣传、协助就医等服务,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据统计,过去一年,医院利用各个“基层健康服务”微信群宣传发送健康宣教知识及医疗资讯2.9万条,答复医疗咨询或解决问诊问题1657条。此外,医院还组织党员及医务人员组成医疗队下乡,去到群众家门口开展义诊活动,累计超2470人次,解决村民就医问题611件。医疗队耐心细致的宣教与咨询服务,赢得群众的广泛认可。

      随着“双亮双领双评”活动与“基层健康服务”工作等的统筹推进,目前吴川市人民医院已有32名在职党员主动到社区报到,为社区居民办好事实事。其中,与大山江街道良美社区党支部联合举办了多次“微心愿、微服务”认领联席活动,借力“互联网+慢病管理”共同守护社区群众健康。

      人民满意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近年来,为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给群众提供更高水平、更加满意的卫生和健康医疗服务,吴川市人民医院结合当地实际,想群众之所想,加大便民服务设施投入,不仅增加自助服务机,实现自助取诊疗卡、自助缴费、清单查询等,有效减少患者等候时间,还在院区设置电车充电站,为患者及家属的电动车充电提供方便,获群众称赞。

      此外,吴川市人民医院对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目前基本完成了8个管理系统,包括人事管理系统、院感系统、客服系统建设、阳光用药系统、手麻系统、耗材系统、全成本核算系统、银医通自助机器。通过信息化建设优化服务流程,让患者就医更便捷。

      站在新起点上,吴川市人民医院将持续聚焦群众所需,创新惠民模式,积极履行公立医院公益责任,利用健康主题日、中国传统节日等,响应政策要求,开展更多形式的义诊宣教活动。


640.webp


  医院荣誉榜


    2019年7月,粤西地区首家通过国家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的县级医院

    连续3年在湛江市级组织的医共体建设绩效评价考核中排名第一

    2021年7月,在第五届“县域医疗榜样力量”评选中荣获“全国医共体建设创新奖”

    2022年3月,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经验入选国家2021年度基层卫生健康优秀创新案例并向全国推广

    荣获2018-2022推动中国县域医共体前行的力量“十佳新锐医共体”荣誉称号

    2022年再次挺进全国县级医院200强榜单,排名第118位,较2021年的172位上升了54位

    2023年10月,通过国家县域慢病管理中心审核认证,是广东省首家通过认证的县级医疗单位

    2023年11月,湛江地区首家再次通过国家胸痛中心总部标准版胸痛中心认证的医院。(撰文:麦思容 招荣辉 编辑统筹:羊建溶)


来源:南方日报


终审:平台超管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